來源:上海熱處理設備 發布時間:2020-06-01 點擊次數:
溫室黃瓜播種期為12月下旬至1月1日至中旬,宜采用溫室小拱棚(或溫室電熱溫床)育苗。苗齡4045 d,播種量0.1kg/畝。種子浸泡于清水中,55℃后放入熱水中。含水量是種子的34倍。當水溫降至30℃左右時,種子在室溫下浸泡12h。選擇近幾年未種植甜瓜作物的地塊作為苗床,夷平河床土壤,澆灌足夠的水分,24小時后播種。種子播種面積0.2kg/m2,覆蓋藥用土2cm(50 kg土泥灰+1.5kg磷酸鈣鎂+0.15 kg鋅替代物+0.15 kg妥布嗪)。從播種到出土子葉,必須保持高溫。當溫度達到15℃時,圍裙被放在棚子上;當溫度達到10℃時,小拱棚在晚上開始覆蓋草幕。具體溫度要求為:白天25℃,白天30℃,夜間20℃。出土后,幼苗經過適當的冷卻,白天約25℃,夜間約16℃。播種45d后,將幼苗移入營養盆中,移栽到活樹上。幼苗在苗床上保存在2530℃,34天后逐漸冷卻。苗木白天控制在2025年,晚上控制在1416℃,以防止徒勞無益的生長。苗期床土保持濕潤,宜選擇晴天澆水,配合0.2%磷酸二氫鉀+0.2%尿素追肥,施藥后可充分通風,促進壯苗。
溫室于2月中旬至3月上旬,苗齡4045天,株高1520厘米,真葉56片。每行種植兩行,行距4060 cm,每畝種植2500~2700株。
1.肥料和水管理。種植前半個月,溝施基本肥,每畝施欄肥1500 kg,人糞尿1000 kg,復合肥45 kg。種植活樹后,每畝施用1000公斤人糞和尿,15天后又變胖。黃瓜生長快,施肥供水要及時,施肥方法采用稀肥少餐的原則,一般收獲兩次追肥一次。在整個生長期保持土壤濕潤。進入開花期后,根據土壤含水量,每隔12周澆灌一次。
2.溫度控制。種植后,為了減緩苗木生長速度,必須保持苗期溫度高。慢速育苗后,加強保溫、防凍通風、電熱管抗熱燃燒等措施.在晴天,大棚白天溫度達到2830℃,棚內溫度達到2830℃,陰天通風良好,溫度在20℃左右,夜間溫度為15℃(不低于10℃),溫室內小拱棚的草幕應早、晚暴露,以增加光照。一般情況下,小拱棚在設置框架畫藤之前被移除,而棚的邊緣膜在4月底被移除,頂部的膜被保留到收獲結束。
3.花期初用激素保護花果,100倍液噴花護果,以提高前期產量。
主要病害為霜霉病、枯萎病、枯萎病和白粉病。要采取旱澇輪作、噴灑生石灰等農業措施,防止病害的發生。特別要注意對霜霉病的早期控制。一般來說,溫室黃瓜發生在3月中旬和下旬。當清明后溫度恢復到2024℃時,滿巖可迅速擴散。因此,從3月中旬開始,每57天使用25%多菌靈、70%安泰生或58%橫紋肌500倍液,在霜霉病點出現后,用72%CLU 750倍液或69%克600倍液防治該病。雨天可使用45%百菌清煙霧熏蒸劑每畝0.2公斤,晚間關閉溫室,次日上午通風,噴霧旋轉使用。害蟲主要是蚜蟲,一次用功夫7000倍液或2500倍液防治蚜蟲。